探索玻璃文化,共建可持续未来|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精彩纷呈

秦皇岛 更新于:2025-05-20 12:25
  • 美伶521

    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以“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”为主题,精心策划了五大主题活动,通过艺术展览、非遗体验、研学竞赛、工艺表演、红色巡展,向公众展示了玻璃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,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。以下是活动精彩回顾:

    一、特展启幕:琉韵山海——京津冀玻璃艺术展

    5月18日上午,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、秦皇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主办,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承办的“琉韵山海——京津冀玻璃艺术展”在博物馆南展厅开幕。展览以京津冀三地文化为脉络,汇聚了来自北京、天津、河北艺术家的60余件玻璃艺术精品。每一件作品,都是创作者对地域文化的独特诠释,也是对玻璃艺术表现力的深度挖掘。更是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生动实践。

    展览时间:5月18日-5月31日
    展览地点: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南展厅


    二、第二届研学旅游设计大赛在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顺利举办

    第二届研学旅游设计大赛在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火热开赛。当城市文旅脉搏与文博事业发展同频共振,这场由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、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、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联合承办的赛事,不仅是对"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"这一国际主题的生动回应,更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。

    大赛紧扣城市文旅特色,依托秦皇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将研学旅游课程设计与线路规划两大板块深度融合。参赛者以玻璃博物馆的工业文明脉络、长城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灵感源泉,运用旅游、地理、教育等多学科知识,设计出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研学方案。这种"行走的课堂"模式,既推动了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创新延伸,又为城市文旅产业注入年轻化、专业化的设计力量。

    赛事以"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"为核心理念,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的同时,更探索出"文旅+教育+文博"的三全育人新模式。通过这场国际博物馆日的特别活动,秦皇岛正以研学为纽带,让历史文物"活"起来,让城市文旅"潮"起来,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文博事业创新传承开辟新路径。



    三、版画传奇:朱仙镇木版年画工作坊

    5月17日,博物馆社教中心变身传统工坊,20组家庭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体验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。从“门神”秦琼、尉迟恭的雕版故事,到“五子登科”的吉祥寓意,参与者不仅学习了年画的历史与技法,还亲手印制了专属年画。一名小学生兴奋地说:“原来一块木板能印出这么鲜艳的颜色!我要把年画贴在家里,保佑平安!”活动将非遗技艺与亲子教育结合,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。








    四、匠心之舞:玻璃灯工工艺表演

   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,玻璃博物馆灯工展示区上演了一场“火焰中的艺术”。工艺师手持1400高温喷枪,将普通玻璃棒塑造成栩栩如生的花卉与动物。观众屏息凝神,见证玻璃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成型的奇幻过程。表演结束后,工艺师分享道:“每一件作品都是耐心与技艺的结晶。希望更多人了解玻璃工艺,珍视手作背后的匠心精神。”



    五、公益巡展:三场巡展并行

    玻璃博物馆以“教育+文化”为核心,推出三场主题巡展,将历史课堂、艺术盛宴送进机关、高校与公共文化空间,用文化资源赋能全民教育,以博物馆之力推动社会美育。

    “秦皇岛抗日战争文化历史展”走入海港区市民中心

    “秦皇岛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历史展”走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图书馆

    “海岳风华——秦皇岛古近代书画历史展”走入东大秦皇岛分校图书馆


    以文化为纽带,共筑可持续未来

    本次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,不仅为公众呈现了玻璃艺术的多元形态,更通过非遗体验、研学创新、工艺展演、公益巡展,搭建起文化传承与公众参与的桥梁。

    活动落幕,探索不止——期待明年再会!




    END

    信息由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提供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